2022年7月,猪肉价格上行带动CPI快速上涨,通胀呈现结构化特征。国际能源价格转弱抑制输入性通胀,PPI涨幅有所收窄。
食品与非食品价格走势分化,结构性通胀特征明显。7月CPI同比上涨2.7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2个百分点,趋势调整后的CPI(TC)已连续5个月上行,超出历史均值0.7个百分点以上。测算显示,新涨价影响约为1.8个百分点,较上个月提升0.5个百分点,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(图1)。分类别看,食品价格上涨6.3%,涨幅比上月扩大3.4个百分点;非食品价格上涨1.9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6个百分点,两者分化走势呈现出结构性通胀特征,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(图2)。一是“猪菜共振”拉动食品价格上扬。今年4月开启新一轮“猪周期”,猪肉价格进入上行通道。7月受生猪产能去化、养殖户压栏惜售与饲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制约,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0.2%,引起CPI上涨约0.27个百分点。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,鲜果和鲜菜价格均上涨12%以上,共同影响CPI上涨约0.54个百分点。二是原油价格走弱带动非食品价格涨幅回落。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,7月国内汽油、柴油价格涨幅分别较上月回落8.8、9.6个百分点,拖累非食品价格增速。
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,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。7月PPI同比上涨4.2%,涨幅较上月回落1.9个百分点,趋势调整后的PPI(TC)今年以来持续下行,逐步向历史均值回归。据测算,高基数导致的翘尾影响约3.2个百分点,较上月下降0.6个百分点(图3)。分类别看,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下滑2.5个百分点,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国内物价走势(图4)。7月原油、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调,带动国内石油开采及加工、有色金属采选及加工业价格出现超季节性下降,使得上游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价格同比涨幅分别回落8.5、3.8个百分点。与此同时,受到“保交楼”风波扰动,黑色金属冶炼价格降幅扩大5.8个百分点。在“保供稳价”政策支持下,煤炭开采价格也有所回调。预计下半年国内物价水平整体保持平稳,随着PPI向CPI传导效应显现、猪肉价格持续上涨,结构性通胀将推动CPI温和上行。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,但翘尾因素逐渐走弱拖累PPI下行。
(撰稿人:郑征)